〔2015〕 第3期
扬中市教育局 编印 2015年7月29日 扬中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于对全市中小学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 阶段性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
为大力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增强规范引领意识,提高学校精致化管理水平,走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依据市教育局《2015年扬中市学校(幼儿园)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意见》(扬教〔2015〕20号)文件要求,7月中旬,我市组织镇江市、扬中市两级责任督学以及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分四个工作组,对全市中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了阶段性督导评估。 此次督导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进行材料预评,专家根据各校上报材料,对学校年度目标达成情况和申报单项特色项目作出基本分析和初步评价;二是召开专家组预备会,进一步明确考核办法、梳理考核程序、细化考核标准、统一考核尺度;三是进行现场督导评估,采取听取汇报、查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访谈等方式,全面比对验证、分析评判学校年度目标达成和学校特色项目开展情况。 纵观此次督导评估,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各校以规划为引领的目标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特色项目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各校年度目标达成率均在90%以上。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亮点 一年来,我市各中小学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不断强化目标意识,积极践行年度细则,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完善硬件,升级装备,夯实发展基础。 在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校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校园布局更加合理、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校园文化更加浓郁。 1.以创建“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为契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硬件装备是现代化学校发展的基石,设施设备的升级对学校发展和内涵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年中,实小安装了一、六年级空调,改造货运电梯;新小1、2号教学楼、食堂全面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联小改造学生厕所安装了自动冲洗感应装置;永小更换变压器,按消防标准外接消防管道。截止2014年底,我市有一半的中小学通过创建大大提升了教育现代化的装备水平。其它中小学校2015年也都积极申报,目前正对照创建标准,向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看齐。 2.以创建“镇江市数字化校园”为机缘,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省扬高中创成镇江市“数字化校园”,建成云机房,信息化手段运用于学校各个方面;实小更新校园网络,建成2个e学习试点班,建成科目齐全的教学资源库;丰小建立剪纸专题网站。同时,各校加强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着力抓好“建、管、用”工作。尤其是兴中,虽然条件简陋,但立足现有,实实在在做好设施设备的添置与维护,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3.以校安工程改造为机遇,不断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外小打造“完美教室”“完美办公室”,校园处处净化、绿化、美化;二实小新建“51号教室”,对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把随班就读落到实处,真正践行着“让随班就读学生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吐露芬芳”;兴中改造铸铁围墙,新建百米文化长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八小以绳毽特色和幸福文化为主题,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和楼层文化,形成了“一班一品”的新格局。 (二)依法办学,主动作为,提高管理水平。 我市中小学学校管理力求精细,形成了“制度约束、文化引领、社会参与”的良好管理局面。 1.制度约束,依法而治。推进依法治校,是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各校顺应时代、立足校情,建立健全涵盖各个层面的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外小、联中、兴小还特邀镇江专家来校修订论证“学校章程”,科学、合理、可操作、具有导向性的制度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文化引领,无为而治。罗兰·巴特曾说过:“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没有什么比文化更重要了。”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目前,“一校一品”的学校文化已逐步彰显,各校将其深入全体师生的内心,形成了共同的愿景,以文化为引领,实现了无为而治。 3.社会参与,和谐共治。组建校委会、家委会、学生委员会、伙委会等机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助力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是各校的共同做法。其中,外小的“家长驻校轮值”“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得到社会一致肯定,特别是“放心食堂”有口皆碑,满意率高达96%。 (三)弘扬师德,锤炼业务,提升师资品质。 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市各中小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贯串学校工作始终,努力在思想上引导人,业务上锻炼人,体制上激励人,致力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干的教师队伍。 1.思想引领,师德先行。政治学习围绕专题,教育渗透,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组织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书”、“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纯洁心灵,塑造教师良好社会形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团活动,教育疏导,聚焦正能量;座谈会、个别谈心、校长信箱、网络博客等架设心灵沟通桥梁,汇聚教育心志,给力事业发展。省扬高中、外中、八中、西来桥学校等校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业务锻炼,术业专攻。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各校积极谋划,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合理规划促发展。规划引领发展,对于教师亦是如此。省扬高中、联小、二中、兴小、同中、西来桥学校等校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要求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定目标,理思路,找对策,合理规划成长路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其中,西来桥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扬中西来桥学校第二轮教师三年发展规划及考核方案》,尤其注重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二是结对帮扶促成长。教师间开展“师徒结对”、“一联一”、“教研共同体”等活动,举行正式仪式,签订责任书,实行捆绑式考核,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八中实施“一三五工程”和“青蓝工程”,真行动,实考核,在教师培养上取得了实效。三是专家引领促提升。各校把培训作为最好的福利送给教师。新小、二实小每年都邀请教育界名师来校授课讲学、现场献计;外小、兴小等校先后邀请镇江市、扬中市教研员来校巡诊把脉,以教研沙龙的形式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跃小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高达公用经费的20%还多,为的是蓄力学校未来发展。 3.制度激励,内外兼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外因可以更好的刺激内因,推动事物发展。我市中小学积极推行“精神特区”的创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爱心教师”、“十大读书人物”、“轻负高效教师”、“月度人物评选”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助推了教师师德修养与业务能力的提升。 (四)凸显主题,丰富形式,提高育人实效。 各校坚持“德育优先”不动摇,把“立德树人”作为提升质量的“动力系统”,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养成教育为主线,深化理念引领,多方合力育人,在活动中导行,在实践中明理,取得了显著的工作绩效。 1.强化常规管理。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各校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目标,健全德育工作各项制度。每周工作细化养成教育活动及过程、每月班主任例会交流研讨为班主任掌舵;班级文化、德育品牌活动为学生引航;值日评比、各类星级评选激励导行。丰小创新德育评价,《心灵手巧的好孩子》、《星级班级评选标准》,构建着多元评价机制,促进着学生的美德成长。 2.深化理念引领。各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育人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快乐成人。联小在“诗性德育”理念指引下,变“规性说教”为“知行合一”;二实小紧扣“健雅”这一核心理念,有效实施德育校本教材《成雅记》《修雅集》;跃小挖掘棋文化的德育内涵,提出“德育走正步”,让学生阔步前行于正能量之道;油小基于水文化建设,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小水滴的洗礼》,以事明理、以理存慧、以慧导行;八中紧扣善文化这一主线,提出“广善美德银行”德育方案,以“善”育人;八小融幸福文化于德育管理,开发《幸福的节日》德育校本课程,促学生自信、健康成长。理念融入管理,我们在路上。 3.注重品牌活动。各校紧扣“486”德育品牌,结合各自的校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突出重点,深入解读,实践引导;规范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着力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今年6月,新小成立了扬中市首家少年军校,为拓展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途径开辟了先河。 4.凸显合力育人。基于合力育人的理念,联小、八小等校积极开展班教小组活动,形成制度,细化内容,定期研讨,打破班主任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让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油小、长小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点一线管理制度,汇聚教育合力。特教中心针对本校个性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和康复技能的培训,学校还成立家长义工团,定期到学校参与课堂辅助教学和康复个训,既整合教育力量,更是教育理想的传递。 (五)高端定位,有序落实,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要办成有内涵、有品位、有境界的学校,就必须在“课”上下功夫。课堂是学校的工作重心,课程是学校重心的灵魂。 1.课程建设高端定位。课程的变革会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变化,对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终生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外小在实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标准细目化上狠下功夫,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让所有教师有章可循,整体提升。外中、联中、二中、丰小、长小、同中、油小、永小、西来桥学校等校根据校情、教师特长和学生需求,开发传统校本课程为必修,其他校本课程为选修,让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特教中心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初步形成“知识教育类、康复训练类、艺能培养类、职业培训类”四位一体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2.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生本教育·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全市中小学积极思索,不断探究,向着轻负高效大步迈进。外中的“136生本课堂教学”、实小的“走进绘本,爱上阅读”、外小的“个性化课堂研究”、新中的“生本课堂·和谐教育”、一中的“自然递进”教学模式、兴中的“先学后导·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跃小的“生本理念下的五步课堂”、八小的幸福课堂“532”模式、永小的“小班化个性教学”……有效转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3.教育科研有序开展。我市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有声有色,主要做到“三求”。一是求真。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育科研能否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新中在确立课题时充分考虑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确立课题,引导教师真正参与研究,真正促进学校发展。二是求小。问题即课题。在教科研活动中,围绕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如,跃小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学校提出《全纳理念下的“走好每一步”办学特色的策略研究》,强调关注差异、均衡发展,36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小课题研究,着力弱势群体,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三是求实。教育科研的核心在于求真,求真的态度在于务实。如,丰小的《课程与剪纸特色融合发展的灵动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两节剪纸特色课,师生人人参与,将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六)立足特色,坚持不懈,擦亮学校名片。 全市中小学立足本校特色,致力追寻文化引领之路,在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上下功夫,在与课程有机融合上花气力,不断拓展领域,丰富途径,持之以恒,蓄势待发。实小的“心理健康”、二中的“扬子江文化”、一中的“体教融合”、丰小的“剪纸”、兴小的“和美生态”、同中的“院士文化”、长小的“科普教育”……成为扬中教育的一张张名片。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1.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年度目标。 年度目标是学校总目标的领域部分体现学校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因此,在制定年度目标时,目标的指向性要十分清晰,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要清晰可见,要立足校情、顺应时代、解教育的需求规划目标体系,使之更全面系统、科学合理,更具整体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省扬高中、二中、一中等校要及时优化、调整今后的年度目标,增强可行性与实效性,使其与新校区的发展相适应。 2.要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其根本目的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活动”不等于“课程”。联中等校仍停留在开展活动的层面上,校本课程未形成体系,没有从课程实施目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思考、规划和设计。“资料”不等于“课程”。兴中等校把活动教案和记载表当作课程,内容的选择没有结合本校和学生特点,只是简单的复制一些内容进行编印。 3.要进一步坐实生本课堂。 在“生本教育·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全市中小学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创设了有本校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却少之又少。须不知,换汤不换药痛疾难愈也。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生本理念,从“根”上下功夫,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以学科为重点,各个击破,从理论研讨走向感悟,从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融为一体。相关学校要在中小衔接方面加强研究,拿出对策,稳定教学质量;同中要加强数学学科建设,新小、八小要加强英语学科的跟踪,改变薄弱学科落后局面。 4.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大多以成绩定优劣;小学虽建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却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效用。希望各校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和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用多元的评价促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办学能力的提升,教育品牌的打造,离不开规划的科学指引。希望全市中小学高度重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根据学期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和现场评估的意见与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对年度目标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使之更具整体性、导向性、可操作性。为使评价更科学、合理,各校在调整2015 —2016年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领域目标”统一为八个方面:学校硬件(占比8%)、学校管理(占比12%)、师资队伍(占比12%)、德育工作(占比16%)、课程建设(占比12%)、教学改革(占比16%)、教育科研(占比12%)、文化建设(占比12%);2.目标表述忌空洞、操作性不强,要具体,要细化、量化,要体现过程性;3.目标制定忌过于简单、无意义,要有质量,要切实服务学校发展;4.目标制定忌随意,修订好的年度目标要交督导科审核,审核后交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之后不得修改。修订好的年度目标电子稿以学校名命名,于本通报发出一月内递交督导科(QQ857674628)。
责任编辑:朱中贵 本期报:镇江市教育局局长赵珏,教育督导室主任潘国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继兰,市人大副主任常云,市政府副市长蔡萍,市政协副主席陆国平。 送:镇江市教育局督导处,市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各镇(区、街道)教管会。 发:各中学、中心小学、成人教育中心校、幼儿园,各有关单位。 共印25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