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鱼味 余显斌
本帖最后由 dolmimi 于 2015-7-18 09:38 编辑扬中鱼味 余显斌
1
我认为,美食所在地,一要古,二多地近江南。原因无他,古,文化味浓,千淘万漉,积存下来,都是文化的精华。美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也不例外。
至于地近江南,原因很简单。
江南水乡所产,极为丰富。再加以文脉隆盛,人文荟萃,文化熏陶,所出菜肴就偏于精、细、美。
人把江南比喻成青花瓷,属瓷中极品。
江南很多菜肴,其实也是肴馔中的极品。
地古,且属江南,扬中二美皆具。
先说古吧,扬中在东晋时就已出现,虽是小沙洲,但已进入史册。隋唐已引起官方注意。宋朝时,就有房屋三四点,炊烟袅袅升起了。到了明朝,史书言,“有明崛兴,真人斯起,其时海防扼要,中山(徐达)统兵于前,麻督(麻贵)镇守于后。”此时,扬中已俨然战略要冲了。
扬中,处于长江下游,和“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的扬州,隔江对望,气脉相同,同属于“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江南了。
它的菜肴,如同扬州的,毫不例外,让人倾倒。
2
扬中,又称河豚岛。
河豚,是菜中隽品。苏轼有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梅圣谕也在诗中说,三月一到,春雨如丝,杨花蒙蒙扑面,这时,河豚之价,最是贵重。所谓者何?清明前后,河豚最为鲜美。
汪曾祺老先生是美食家,祖籍高邮,与扬中同省。他说,江南有谚语,“拼死吃河豚”。说这话,一是因为河豚鲜美;二是河豚有毒。
但是,他又说,整治得法,不会有毒,他曾吃过。
河豚肉极嫩,味极鲜,一般老饕,是无法抑制住自己的食欲的。苏东坡用“值得一死”,来谈尝河豚后的感受,更是让人大吞口水。他诗中“蒌蒿满地芦芽短”中的蒌蒿,据汪曾祺言,很好吃。汪老曾在文中道:“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苔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苏轼将此与河豚并写,难不成在暗示,以蒌蒿苔子炖河豚,也十分淸鲜?
蒌蒿苔子炒肉,果如汪曾祺所言的话,那么,蒌蒿苔子也一定可以炖河豚的。
现在,人工养殖河豚,以蒌蒿炖之,大可一试!
宋人食河豚,担心有毒,发出“值得一死”之叹。现在,河豚不但可食,且无“值得一死”的担忧,实在是老饕们的幸福。
3
刀鱼,可真有点像刀。什么刀?武侠中的柳叶镖,“嗖嗖”地飞的那种。真是刀哎,背上带灰黑,身体腹部白色,如刀背与刀刃,寒光闪闪。
刀鱼长得清秀,如一首宋人的小令,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那阕小令。
刀鱼鳞片也极细小,刺多细软,肉味鲜美。在清明前后,桃花刚开,梨花才白,来到河边,放钩钓上,就可烹食。此时鱼刺绵软,可与鱼肉同食,一杯酒,一口鱼,放心大胆,舒畅爽口。
一过清明,桃花一地,梨花如雪,刀鱼的鱼刺就会变粗,且鱼刺很多,吃时得小心,稍不注意,卡住咽喉,不可小觑。因此,金圣叹曾以刀鱼刺多为人生恨事之一。可是,对于嗜食者而言,刺多难以妨碍对美味的追求。
于是,吃刀鱼,也就吃出了创新。
汪曾祺说,镇江人以刀鱼煮之稀烂,用纱布滤去细刺,以做汤,下面,既为“刀鱼面”,很美。其实,也可拿了这种汤泡米饭,哗啦哗啦扒着吃。我想,也一定绝佳。
有人说,刀鱼口感,有齐白石画风中的“清气”。以画喻食,算通感的极致了。换句话说,刀鱼口感,有种空灵隽永清净之味。这种味,是天然生成的,不是各种佐料促成的,这就仿佛江南殷实人家的小儿女,身上自有灵气;而不是浊气一重的粗笨丫头可比拟的。
这样的清味,真是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好味如唐诗,得其味而难言其妙。
( 余显斌,陕西省山阳县山阳中学3楼1号;邮编:726400)
本文发获得2015年“美在扬中”征文优秀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