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村加点“微生物菌”秸秆变肥料
“突突突”,近日一大早,三茅街道指南村的孙保龙拖着满满一大车秸秆行驶在乡间小道上。“孙大爷这是去哪?”记者问。“去我们村的秸秆综合利用基地腐化造肥。”腐化造肥?听着倒是新鲜,带着好奇,记者决定前去 “长长见识”。跟着农技人员郭怀保来到该村桃花源生态园内的秸秆综合利用基地,只见大片田地上铺满了一垄一垄的塑料薄膜,薄膜内堆满了秋收后的秸秆。“2015年,全村稻麦两季秸秆约在500吨左右,全部集中在这腐化造肥。”
“这么多秸秆,得腐化到什么时候啊,要几个月吧?”郭怀保摆摆手:“用不着,一个月左右就好,因为我们有 ‘秘密武器’——生物菌。”
看记者一脸茫然,郭怀保随即科普道:“一般秸秆还田腐熟当然是极慢的,长达数月之久,并且秸秆里面的寄生虫、虫卵等会影响植物根系。经一番调查研究后,我们便决定在秸秆中加入生物菌进行人工腐化。”说罢,他掀开塑料薄膜,“看,这叫发酵床,是用EM菌也叫秸秆腐熟剂,加秸秆、鸡粪堆成的一条垄。不仅能将腐化时间缩短至一个月左右,而且平均一亩地一年能腐化秸秆150吨,这样一来节约了制肥成本不说,堆出的有机肥料质量更好。”
蹲下身,郭怀保给记者细瞅了下秸秆发酵腐熟后的成品,“别看它黑不溜秋的,这可是饲养蚯蚓的温床。堆肥期间其湿度、温度和养分都非常适合蚯蚓的繁殖生长,养殖蚯蚓再好不过了。”刨开上面一层,四处蠕动的蚯蚓便显露了出来,数量之多让人为之咂舌。
“不要小看了这些小家伙,他们将腐熟后的秸秆吃下肚,变成了农作物和鱼最喜欢的养料,而且自身价格不菲,一公斤的市场价在20元左右,一年亩产超过3000公斤。”记者粗算了一下,仅仅依靠成本低廉的秸秆,经过腐化、蚯蚓养殖后,所产生的养料便能满足生态园内花木果树生长所需,拿到市场销售还可产生经济效益万余元。“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有望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指南村党委书记祝瑞成告诉记者,以往每到秸秆禁烧期间,政府往往三令五申、巡逻宣传、严格把控,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很大,但每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村民依然屡见不鲜。“我村照以往标准每亩补贴农户10元禁烧费用,而对于主动将秸秆堆到路边的农户每亩再奖励10元。与以往‘投入大、收效微’的作法相比,今年村委会全力推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还统一调配车辆将秸秆运至秸秆综合利用基地,此举激发了村民热情,全村未出现秸秆焚烧现象,没有秸秆抛洒河沟情况发生,让农民获得了实际利益不说,秸秆也发挥了新的效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 秦天 夏振东 小手一抖,沙发到手! 写的真的很不错 路过,学习下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看帖回帖是美德!:lol 帮帮顶顶!!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支持一下:lol 支持一下: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