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东方 发表于 2015-12-25 19:56:18

创新转型,多元融合张力显

   编者按:
   打好“十二五”收官战,共谋“十三五”新篇章。“十二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各项事业发展迅猛,亮点频出,全市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回顾总结“十二五”期间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本报今起推出《“跨越十二五”系列综述》,充分展示我市各地各部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新亮点、新成效,今天将推出第一篇——《创新转型,多元融合张力显》。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着攀升的高度。
   五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又站在了两个五年的交汇点上。号角嘹亮,步履铿锵。艰辛的努力换来了“十二五”跨步迈进。
   城市的繁荣、民生的改善,都是以工业经济为底蕴和支撑。工业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
   幸运的是,这五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明晰,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的精气神进一步凝聚。“十二五”是一条充满挑战、充满艰辛、充满期待的路程,好在,我们稳稳当当地走下来了。
    发展新局面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翻了一番,发展质态有了较大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传统产业高端提升、新兴产业裂变倍增、服务业爆发增长、现代农业特色发展。
   “十二五”,又是一番怎样的光景?
   2011年,我市提出了启动实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两年攻坚计划”,力争到2013年跻身全省“第二个率先”的“第一方阵”。这是扬中迈向崭新征程的豪迈誓言。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态势下,“两年攻坚”是扬中许向率先发展的庄严承诺,更是推进“第二个率先”的必然之选。
   “两个率先”,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引路;“两年攻坚”,为“第二个率先”征程作序。
   两年后的2013年5月,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正式启动,新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也全面出炉。扬中,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跑道上。
   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市的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7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5%。
   又是两年过去,“十二五”迎来了“收官”。各镇街区勇挑重担,市级机关各部门优化服务,广大企业家抱团取暖,让我市首次荣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第1名,再次入选 “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 (市)”,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稳增长11个重大工程包的建设,以及万亿棚改等政策的落实等发展机遇,我市在四个“坚定不移”中实现了“十二五”的完美收官。
   “五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扬中。”当年立下的誓言犹在耳畔。
   ——五年来,全市GDP由2010年的246.98亿元提升到2014年的445亿元,年均增长15.54%;预计2015年将达到480亿元,人均GDP近14.5万元。
   ——五年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14.75亿元提升到2014年的30.72亿元,年均增长20.1%;预计2015年将达到32.5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2.2倍。
   ——五年来,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3:58.8:37.9调整为2014年的3.1:53.3:43.6。预计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7%,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7个百分点。
   ——五年来,全市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1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5.1%,列全省第一。
   “十二五”是拼搏奋进的五年。“十三五”的目标也很明确:
   ——综合实力: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0亿元 (2015年价,下同),年均增长8-9%,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万元。
   ——经济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比重达到70%。
   ——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3.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生态文明: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2%左右,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较2015年下降10%。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
   市委、市政府也将带领着全市人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打造扬中经济升级版,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产业新突破转型升级爆发新能量,三大支柱擎天而立
   在“十一五”的跑道上,我市“一枝独秀”的工业宿命被打破,扬中经济列车装上新的 “驱动轮”,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成为扬中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三驾马车”。
   面对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三大支柱产业能否再续“十一五”的辉煌?扬中,用事实说话。五年来,我市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超过90%,产业整体规模超千亿,工程电气产业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大全集团居中国电气工业百强首位。
   从工程电气脱胎换骨的智能电气,正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以崭新的面貌抢占发展先机。首先破题的是智能电气与光伏产业的集成创新——“微电网”。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我市大航集团与华北电力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新能源微电网合作项目达成战略协议,这标志着我市推动智能电气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在推进新能源微电网具体项目的同时,我市还致力打通智能微电网上下游环节,在微电网运营保护、并网控制等领域开展关键性技术研发,抢占产业细分市场。
   历经五年的脱胎换骨,我市智能电气产业占全市电气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80%,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1/3。
   智能电气与新能源嫁融合、嫁接发展成为“转型”与“趋势”的最新代名词,经过有益且富有成效的尝试,“扬中出品”正强势下线。2014年末,我市企业屋面电站已建成并网容量15.63MW,到2020年,全市光伏装机总容量将达300MW。
   2015年12月11日,新能源领域又传来喜讯:我市绿色能源岛(太阳岛)实施方案通过了省能源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我市率先提出的绿色能源岛的建设目标,将在全国先行先试,重点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
   新能源领域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
   “十一五”,长江边的扬中,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兴起,并迅速成为主导产业之一,那就是装备制造。
   2015年12月15日,继6200吨化学品船、国内首艘内河纯LNG动力船成功交付后,江苏大津重工再传捷报,企业建造的全球首座自升式碎石桩基海洋平台交付船东方中交二航局,开启我市海工和船舶制造的新篇章。
   从“十一五”的起步,到“十二五”的发力,装备制造实现了完美的一跃。我市的装备制造业,以海洋平台、海工船舶、海底电缆等海洋重装产品为发展重点,一举成为江苏造船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我市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了更准确的定位和长远谋划,并加大了投入力度,一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这五年,三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升级为全市经济发展铺设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目前,全市共有智能电气类企业近60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2家,百亿元企业1家。2014年,产出规模超6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0%以上。
   ——新能源产业已逐步形成了光伏和风电设备两大分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建成江苏省首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全市现有新能源企业近30家,2014年产出规模达12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旨在打造规模化的海工装备和高技术海洋船舶生产基地。目前,我市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达34家,2014年产出规模近百亿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创新新思路三集发展携手企业上市,开拓经济升级新空间
   2014年,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评选中名列第一。这是对“十二五”期间,扬中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最有效的肯定。
   一个只有332平方公里的小岛,有限的资源,一度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有限的资源?不甘落后的扬中人,在“高效”上做足了文章。
   企业园区集中,产业高端集聚,资源集约利用是我市目前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气象。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从“粗放”走向“集约”的“新常态”有很多,“三集”模式的和谐共振,实质上已经成为我市科学发展、创新转型的生动写照。
   “十一五”期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从全局的高度,为“三集”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各特色产业园区的面积、四至边界、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目标、推进机制。
   与之相配套的是,我市着手全市特色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用了四个月的时间,高起点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各功能区总体规划。
   经过部门预审、专家会审、领导把关审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批准等多个流程,最终确定了11个重点规划建设的特色产业园区,其中包括3个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4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对于产业“三集”发展,我市围绕“集中、集聚、集约”,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打造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富有特色的制造业特色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同时,我市逐步推进商业楼宇向产业楼宇转型,2015年,我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中小企业孵化器竣工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投入运营超过30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我市获批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1家 (全市2家),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建成省智能电气研究院,新坝镇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二五”对扬中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资本市场被更多企业所关注。企业上市,在这个时期的扬中展露苗头,实现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八桥的津荣激光,从开工生产到产出效益,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实现纳税销售突破千万。面对“来不及”生产的订单,企业负责人却愁眉难展。
   扩大产能,钱从哪里来?“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到资本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今年我市全力推进“企业上市”,让津荣激光看到了“曙光”。目前企业已经完成股改、资料上报,预计本月能在上股交E板挂牌。
   经过大半年的攻坚,沉寂5年的资本市场“扬中板块”再次活跃起来,到2015年年末,全市共签约挂牌协议23家,其中已上市挂牌企业5家,已申报待审企业4家,年底前还将有6家企业完成材料申报,另有8家企业正在推进。
   可以说,这是给扬中的“十二五”经济,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五年的创新路,一路坎坷,走得不易。但扬中,真真实实走下来了,并且还将走得更远。

焊线 发表于 2015-12-25 19:56:19

小手一抖,沙发到手!

许闻 发表于 2016-1-10 19:04:18

沙发!沙发!

流星的美 发表于 2016-1-12 14:40:49

支持一下:lol

宁静致远2007 发表于 2016-1-12 20:40:35

有道理。。。

花开绿叶明 发表于 2016-1-16 14:35:41

沙发!沙发!

流星的美 发表于 2016-1-28 01:39:35

写的真的很不错

modiyasi 发表于 2016-2-5 10:51:50

帮帮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新转型,多元融合张力显